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的号召,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之际,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团总支开展了树立正确“国家观”系列主题活动,团总支干事于善源、赵倩曼、黄笑琦、陈永康以访谈的形式与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团总支书记潘兆云老师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张海燕老师进行了交流,此次主题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共鸣和热烈反响。
潘兆云老师指出,国家观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观念,关涉到一个人怎样去理解和评价国家,关涉到一个人对国家秉持何种态度和感情,从而关涉到一个人怎样去处理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潘老师认为,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要全方位关注和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状况,要以赤诚之心去热爱这片辽阔大地上源源不断、绵绵不绝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要与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要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潘老师以“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样一段话来要求青年学生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张海燕老师从马克思对“国家”的理解维度出发,指出应当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放到唯物史观的视阀中和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批判的视角下,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张老师说,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得到的启示,我们的国家以人民为主体和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使人民的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提升,把人民主体性的价值指向更好地实现出来。
针对“国家观”这一概念,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潘兆云老师以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国家观”的概念,并情深意切地表达出对当代青年应重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殷切期盼;张海燕老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为基础,详实准确地向我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演化历程与基本概念,并从现实层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带给我们的启示。两位老师以自身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条理分明地解答了关于“国家观”的一系列问题,要义不烦,发人深省,在同学们中引起热烈反响。
团总支干事于善源在采访后表示:“两位老师的话语条理清晰、富有哲理,消除了我们对学术概念的距离感,令我们深觉受益匪浅。不仅使我们提高了知识文化水平,更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有裨益。”
团总支干事陈永康表示:“本次采访对我来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思想洗礼。老师们的回答不仅详细具体,同时还结合了学科特色,这使我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国家观’内涵之丰富。老师们关于‘国家观’的理解兼具现实基础与理性认识,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需要深植于心中,更需要积极正确的行动去践行!”
团总支部长王哲彪表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赵博生的‘我死国生,我死犹荣’,再到董存瑞的‘为了新中国前进’,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我们的‘国家观’得到了理论层面的科学阐释,我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使我们因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倍感自豪!”
本次主题活动通过新颖的形式与题材,向同学们传递出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与契合新时代的正确价值观。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同学们深化了对于“国家观”的理解,将“思”和“行”统一起来,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以蓬勃的朝气与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学习生活之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思想自觉。
(C) 2001-2023 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App Store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网站:www.omegafwzx.com 蒙ICP16002391号-1